中国在“申世界遗产之路”上取得的成就,是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承诺。以黎族传统的纺纱、染色、织造、刺绣技艺为例。当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其传承群体不足一千人。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技术正处于“濒危”的境地。在遗产申请成功后,中国兑现了承诺,使这门迫切需要保护的艺术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各方协助的重大转变,从陷入传承困境走向复兴。应用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继承和保护的新起点。只有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解决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知名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光彩夺目。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新闻稿显示,到2020年,多个国家的遗产联合声明数量再创新高。该组织的一名官员激动地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无法走到一起,但我们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彼此更加紧密、更加团结。”文化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高山和海洋的力量。太极拳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粉丝,”国王派船”已经成为人文交流的一个链接,它启发我们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对一个社区的坐标与人类共享的未来,和加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共同促进文化保护相互学习和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和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持和精神安慰,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心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历史背景肯定会让未来几代人受益于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使中国文化与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人类社会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导。